贺岁币在建设银行那个网站预约怎么做产品推广和宣传
文章目录
- 向量空间
- 向量空间的属性
- 坐标
- 例
- 基变换@坐标变换
- n维向量空间RnR^nRn
- 子空间
- 例
- 线性组合与线性方程组
- 生成子空间@深度学习
向量空间
-
设VVV是n维向量的非空集合,如果VVV对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封闭,即
-
∀α,β∈V,∀k∈Rα+β,kα∈V\forall \alpha,\beta\in{V},\forall k\in{\mathbb{R}} \\ \alpha+\beta,k\alpha\in{V} ∀α,β∈V,∀k∈Rα+β,kα∈V
-
称集合VVV为(n维向量的)向量空间
-
向量空间中设计的是线性运算,因此也称向量空间为线性空间
-
向量空间的属性
-
设V为向量空间,如果Φ=α1,⋯,αr,αi∈V,i=1,2,⋯,r\Phi=\alpha_1,\cdots,\alpha_r,\alpha_i\in{V},i=1,2,\cdots,rΦ=α1,⋯,αr,αi∈V,i=1,2,⋯,r
- Φ\PhiΦ线性无关
- V中的任意向量可以用Φ\PhiΦ线性表示,则
- 称Φ\PhiΦ是VVV的一组基
- rrr是V的维数
- 称VVV是rrr维向量空间
坐标
-
如果Φ\PhiΦ是V的一组基,任意αi∈V\alpha_i\in{V}αi∈V可以由Φ\PhiΦ唯一线性表示,设唯一的表出系数为x=(x1,⋯,xr)Tx=(x_1,\cdots,x_r)^Tx=(x1,⋯,xr)T
-
α=Φx=∑i=1rxiαi\alpha=\Phi{x}=\sum\limits_{i=1}^{r}x_i\alpha_i α=Φx=i=1∑rxiαi
-
则称有序数xxx为向量α\alphaα在基Φ\PhiΦ下的坐标,记为x=(x1,⋯,xr)Tx=(x_1,\cdots,x_r)^Tx=(x1,⋯,xr)T或x=(x1,⋯,xr)x=(x_1,\cdots,x_r)x=(x1,⋯,xr)
-
关于唯一性:向量组添加一个向量的讨论🎈
-
例
-
在R3R^3R3中取基:Φ=α1,α2,α3\Phi=\alpha_1,\alpha_2,\alpha_3Φ=α1,α2,α3
-
α1=(1,0,0)Tα2=(0,−1,0)Tα3=(0,0,−1)T\alpha_1=(1,0,0)^T \\ \alpha_2=(0,-1,0)^T \\ \alpha_3=(0,0,-1)^T α1=(1,0,0)Tα2=(0,−1,0)Tα3=(0,0,−1)T
-
将向量α=(1,2,3)T\alpha=(1,2,3)^Tα=(1,2,3)T在Φ\PhiΦ下的坐标
-
通过解Φx=α\Phi{x}=\alphaΦx=α线性方程,解向量就是坐标
-
(Φ∣α)=(10010−10200−13)=(1001010−2001−3)(x1,x2,x3)T=(1,−2,−3)T(\Phi|\alpha)= \begin{pmatrix} 1&0&0&1\\ 0&-1&0&2\\ 0&0&-1&3 \end{pmatrix} \\ =\begin{pmatrix} 1&0&0&1\\ 0&1&0&-2\\ 0&0&1&-3 \end{pmatrix} \\ (x_1,x_2,x_3)^T=(1,-2,-3)^T (Φ∣α)=1000−1000−1123=1000100011−2−3(x1,x2,x3)T=(1,−2,−3)T
-
因此坐标为(1,−2,−3)(1,-2,-3)(1,−2,−3)
-
-
基变换@坐标变换
-
在n维向量空间中RnR^nRn中,任意n个线性无关的向量都可以构成一个RnR^nRn的基
-
对于不同的基Φi\Phi_iΦi,同一个向量的坐标一般因基的不同而不同
-
设n维空间向量的两组基:Φ=α1,⋯,αn\Phi=\alpha_1,\cdots,\alpha_nΦ=α1,⋯,αn,Ψ=β1,⋯,βn\Psi=\beta_1,\cdots,\beta_nΨ=β1,⋯,βn,A=(Φ),B=(Ψ)∈Rn×nA=(\Phi),B=(\Psi)\in\mathbb{R}^{n\times{n}}A=(Φ),B=(Ψ)∈Rn×n,显然A,B都是可逆方阵(构成基的向量线性无关)
- B=ACB={AC}B=AC,其中C=(cij)n×nC=(c_{ij})_{n\times{n}}C=(cij)n×n;该公式称为基变换公式
- C=A−1BC=A^{-1}BC=A−1B,
- C也是可逆矩阵(C可以表示为一系列初等矩阵的乘积A−1BA^{-1}BA−1B)
- 称矩阵C为A→BA\to{B}A→B的过渡矩阵,过度矩阵的计算公式:C=A−1BC=A^{-1}BC=A−1B
- B=ACB={AC}B=AC,其中C=(cij)n×nC=(c_{ij})_{n\times{n}}C=(cij)n×n;该公式称为基变换公式
-
对于任意的向量α∈Rn\alpha\in{R}^nα∈Rn,α\alphaα在Φ\PhiΦ下的坐标设为x=(x1,⋯,xn)Tx=(x_1,\cdots,x_n)^Tx=(x1,⋯,xn)T,在Ψ\PsiΨ下的坐标设为y=(y1,⋯,yn)Ty=(y_1,\cdots,y_n)^Ty=(y1,⋯,yn)T
-
即α=A(x1,⋯,xn)T=B(y1,⋯,yn)T\alpha=A(x_1,\cdots,x_n)^T=B(y_1,\cdots,y_n)^Tα=A(x1,⋯,xn)T=B(y1,⋯,yn)T
- α=Ax=By\alpha=Ax=Byα=Ax=By
- 代入B=AC
- α=ACy\alpha=ACyα=ACy
- 可见α=Ax=ACy=A(Cy)\alpha=Ax=ACy=A(Cy)α=Ax=ACy=A(Cy)
- 而α\alphaα在Φ\PhiΦ下的表示唯一,所以x=Cyx=Cyx=Cy
- 也可以从Ax=αAx=\alphaAx=α具有唯一解的角度理解(方阵A是可逆的,Ax=αAx=\alphaAx=α解是唯一的),x,Cyx,Cyx,Cy都是Ax=αAx=\alphaAx=α的解,说明c=Cyc=Cyc=Cy
-
x=Cyx=Cyx=Cy也可以作y=C−1xy=C^{-1}xy=C−1x它们被称为基坐标变换公式
n维向量空间RnR^nRn
-
n维向量全体集合Rn\mathbb{R}^nRn可构成的向量空间V
-
用数学语言描述只有第i个元素不为0的情况。一种可能的方法是使用克罗内克符号,它是一个二元函数,定义为:
-
记ϵi\epsilon_iϵi表示把零向量的第i个元素改为1后的向量,通常取列向量;它的其他描述方法:
-
ϵi=(δi1,δi2,⋯,δin)T\epsilon_{i}=(\delta_{i1},\delta_{i2},\cdots,\delta_{in})^Tϵi=(δi1,δi2,⋯,δin)T
- δij={1,i=j0,i≠j\delta_{ij}= \begin{cases} 1,&i=j\\ 0,&i\neq{j} \end{cases} δij={1,0,i=ji=j
-
ϵi=(a1,⋯,an)T\epsilon_i=(a_1,\cdots,a_n)^Tϵi=(a1,⋯,an)T
- aj={1,j=i0,j≠ij=1,⋯,na_{j}= \begin{cases} 1,&j=i\\ 0,&j\neq{i} \end{cases} \quad j=1,\cdots,n aj={1,0,j=ij=ij=1,⋯,n
-
-
V的一组基可以是基本向量组ϵ1,⋯,ϵn\epsilon_1,\cdots,\epsilon_nϵ1,⋯,ϵn
-
Rn\mathbb{R}^nRn含有n个基向量,称Rn\mathbb{R}^nRn为n维向量空间
-
例如
- R3R^3R3的子集U={α=(a1,a2,0)T∣a1,a2∈R}U=\{\alpha=(a_1,a_2,0)^T|a_1,a_2\in{R}\}U={α=(a1,a2,0)T∣a1,a2∈R}
- 从几何的角度看,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OyxOyxOy平面上的全体向量构成的
- 且ϵ1=(1,0,0)T,ϵ2=(0,1,0)\epsilon_1=(1,0,0)^T,\epsilon_2=(0,1,0)ϵ1=(1,0,0)T,ϵ2=(0,1,0)可以表示U内的任意向量(ϕ=ϵ1,ϵ2\phi=\epsilon_1,\epsilon_2ϕ=ϵ1,ϵ2是U的一组基)
- ϕ\phiϕ包含2个线性无关向量,因此U的维数为2,记为dimU=2\dim{U}=2dimU=2
- R3R^3R3的子集U={α=(a1,a2,0)T∣a1,a2∈R}U=\{\alpha=(a_1,a_2,0)^T|a_1,a_2\in{R}\}U={α=(a1,a2,0)T∣a1,a2∈R}
-
只含有零向量的集合{0}\{0\}{0}称为零向量空间
- 它没有基(基包含0个向量),规定其维数为0
-
子空间
- 设UUU是RnR^nRn的一个非空子集,如果UUU也构成向量空间,则称U为RnR^nRn的子空间
- RnR^nRn的子空间内的向量维数也是n(否则不构成子集关系)
- {0}和RnR^nRn自身都是RnR^nRn的子空间,称它们为RnR^nRn的平凡子空间,其余子空间称为非平凡子空间
- 注意区分n维向量空间RnR^nRn和n维向量空间的子空间UnU^nUn,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元素都是n维的向量
例
- 设矩阵A∈Rm×nA\in{\mathbb{R}^{m\times{n}}}A∈Rm×n齐次线性方程Ax=0Ax=0Ax=0的解集S={ξ∣Aξ=0,ξ∈Rn}S=\{\xi|A\xi=0,\xi\in\mathbb{R}^n \}S={ξ∣Aξ=0,ξ∈Rn},证明S是RnR^nRn的子空间
- 证明
- 因为Aξ=0A\xi=0Aξ=0至少又零解A0=0A0=0A0=0,所以S≠∅S\neq\emptyS=∅
- 如果Aξ=0A\xi=0Aξ=0只有零解,那么S是零空间向量{0}\{0\}{0},它是RnR^nRn的一个(平凡)子空间
- 如果Aξ=0A\xi=0Aξ=0存在非零解,那么S含有无穷多个向量
- 对于任意的ξ1,ξ2∈S,k∈R\xi_1,\xi_2\in{S},k\in{R}ξ1,ξ2∈S,k∈R,根据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,可知
- ξ=ξ1+ξ2\xi=\xi_1+\xi_2ξ=ξ1+ξ2,η=kξ1\eta=k\xi_1η=kξ1依然是Aξ=0A\xi=0Aξ=0的解,即ξ,η∈S\xi,\eta\in{S}ξ,η∈S
- 从而SSS是一个向量空间(S中的元素都是n维向量)
- 又因为SSS显然是RnR^nRn的一个子集,所以S是RnR^nRn的子空间
- 对于任意的ξ1,ξ2∈S,k∈R\xi_1,\xi_2\in{S},k\in{R}ξ1,ξ2∈S,k∈R,根据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,可知
- 因为Aξ=0A\xi=0Aξ=0至少又零解A0=0A0=0A0=0,所以S≠∅S\neq\emptyS=∅
线性组合与线性方程组
-
如果A是方阵,其逆矩阵 A−1A^{−1}A−1 存在,那么式 Ax=bAx=bAx=b 肯定对于每一个向量 bbb 恰好存在一个解。
-
但是,对于一般的方程组而言(A不一定是方阵),对于向量 b 的某些值,有可能不存在解,或者存在无限多个解两,或者存在唯一解。
-
存在多于一个解(是少2个)但是少于无限多个解(解的数量有限而不是无穷大)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;
-
因为如果 x 和y 都是某方程组的解(Ax=b,Ay=b)Ax=b,Ay=b)Ax=b,Ay=b),则
-
z=αx+βy,其中α+β=1z=\alpha{x}+\beta{y},其中\alpha+\beta=1 z=αx+βy,其中α+β=1
-
对于任意α∈R\alpha\in{R}α∈R,zzz肯定也是Ax=bAx=bAx=b的解,因为:
-
Az=αAx+βAy=αb+βb=(α+β)b=bAz=\alpha{A}x+\beta{A}y=\alpha{b}+\beta{b}=(\alpha+\beta)b=b Az=αAx+βAy=αb+βb=(α+β)b=b
-
-
-
-
为了分析方程有多少个解,我们可以将 A 的列向量看作从 原点(origin)(元素都是零的向量,对于n维向量,可以理解为n维点,例如三维空间原点(0,0,0))出发的不同方向(用AAA的一个列向量来对应表示一个方向),确定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到达向量 bbb。
-
设A∈Rm×nA\in\mathbb{R}^{m\times{n}}A∈Rm×n,则x∈Rnx\in\mathbb{R}^{n}x∈Rn,也即是说A可以看成由n个列向量构成的矩阵(用αi\alpha_iαi表示第i个方向)
-
A=(α1,α2,⋯,αn)A=(\alpha_1,\alpha_2,\cdots,\alpha_n)A=(α1,α2,⋯,αn)
-
x=(x1x2⋮xn)x=\begin{pmatrix} x_{1} \\ x_{2} \\ \vdots \\ x_{n} \\ \end{pmatrix} x=x1x2⋮xn
-
-
解向量 xxx 中的每个元素xix_ixi表示应该沿着方向αi\alpha_iαi走多的距离为 xix_ixi
-
将这些步骤效果叠加:
-
Ax=∑i=1nαixi=bAx=\sum\limits_{i=1}^{n}\alpha_{i}x_i=b Ax=i=1∑nαixi=b
-
这种操作称为向量组的线性组合(向量bbb用矩阵A的列向量组线性表出,表出系数为向量xxx)
- 其中αi\alpha_iαi是向量,xix_ixi是标量
-
而Ax=bAx=bAx=b的线性方程组展开
-
是从矩阵乘积的结果bbb(或解向量xxx)的逐个分量的角度描述.
-
Ax=∑i=1mβix=b{a11x1+a12x2+⋯+a1nxn=b1,a21x1+a22x2+⋯+a2nxn=b2,⋮am1x1+am2x2+⋯+amnxn=bnAx=\sum\limits_{i=1}^{m}\beta_{i}x=b\\ \left \{\begin{aligned}{} a_{11} x_{1}+a_{12} x_{2}+\cdots+a_{1 n} x_{n}&=b_{1}, \\ a_{21} x_{1}+a_{22} x_{2}+\cdots+a_{2 n} x_{n}&=b_{2}, \\ \vdots&\\ a_{m1} x_{1}+a_{m 2} x_{2}+\cdots+a_{m n} x_{n}&=b_{n} \end{aligned} \right. Ax=i=1∑mβix=b⎩⎨⎧a11x1+a12x2+⋯+a1nxna21x1+a22x2+⋯+a2nxn⋮am1x1+am2x2+⋯+amnxn=b1,=b2,=bn
- 其中βi\beta_iβi是矩阵A的第i个行向量(分块),xxx是解向量
-
-
-
生成子空间@深度学习
-
一组向量的 生成子空间(span)是原始向量线性组合后所能抵达的结果的集合。
-
确定 Ax=bAx = bAx=b 是否有解相当于确定向量 b 是否在 A 列向量的生成子空间中。
- A∈Rm×nA\in\mathbb{R}^{m\times{n}}A∈Rm×n
- x∈Rn×1x\in\mathbb{R}^{n\times{1}}x∈Rn×1
- b∈Rm×1b\in\R^{m\times{1}}b∈Rm×1
-
A向量组的生成子空间被称为 A 的 列空间(column space)或者 A 的 值域(range)。
-
为了使方程 Ax=bAx = bAx=b 对于任意向量 b∈Rmb\in\mathbb{R}^mb∈Rm 都存在解,我们要求 A 的列空间构成整个 Rm\mathbb{R}^mRm。
- 这意味者b一定会落在A的列空间
-
如果 Rm\mathbb{R}^mRm 中的某个点不在 A 的列空间中(向量b无法被矩阵A线性表出),那么该点对应的 b 会使得该方程没有解。
-
矩阵 A 的列空间是整个 Rm\mathbb{R}^mRm 的要求,意味着 A 至少有 m 列,即
- n⩾mn\geqslant mn⩾m。否则,A 列空间的维数会小于 m。
- 例如,假设 A 是一个 3 × 2 的矩阵。目标 b 是 3 维的,但是 x 只有 2 维。
- 所以无论如何修改二维向量 xxx 的值,也只能描绘出 R3\mathbb{R}^3R3 空间中的二维平面,当且仅当向量 b 在该二维平面中时,该方程有解。
- n⩾mn\geqslant{m}n⩾m仅是方程对每一点都有解的必要条件。这不是一个充分条件,因为有些列向量可能是冗余的。
- 假设有一个 R2×2\mathbb{R}^{2\times{2}}R2×2 中的矩阵,它的两个列向量是相同的。
- 那么它的列空间和它的一个列向量作为矩阵时的列空间是一样的。
- 换言之,虽然该矩阵有 2 列,但是它的列空间仍然只是一条线(只能描述某个方向),不能涵盖整个 R2\mathbb{R}^2R2 空间。
- n⩾mn\geqslant mn⩾m。否则,A 列空间的维数会小于 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