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精美网站制作网上营销网站
一、什么是存储器?
在计算机系统中,存储器(Memory)用于存储程序、数据、中间结果,是CPU进行计算和处理时不可或缺的组件。可以说,没有存储器,计算机就像一个没有记忆的大脑,无法执行任何复杂的任务。
故事标题:《计算机王国与它的记忆家族》
很久很久以前,在一个叫做“计算机王国”的地方,住着一位英明神武但脾气暴躁的国王——CPU陛下。他每天都在下达指令、处理事务、计算大计。可有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:“我脑子太小了!每次办事都要等人去取东西,我等得心烦意乱!”于是,他建立了一个记忆家族,这些成员专职帮他“记住事情”和“找东西”,这就是我们说的——存储器家族。
第一层:王的贴身秘书——寄存器(Register)
寄存器是CPU陛下的贴身秘书,住在王宫(CPU核心)里,每天随侍在侧。
-
它们速度最快,可以一口气说三句话;
-
但它们记忆力很小,只能记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;
-
比如:正在计算的数、结果、下一步指令。
CPU陛下一喊:“秘书!我刚才加了个数,结果是多少?”
寄存器立刻回答:“陛下,是42!”
CPU满意地说:“干得漂亮,来,继续下一步。”
第二层:聪明管家——Cache 高速缓存
寄存器太少了,CPU又懒得每次都跑远处找资料,于是请来了一位聪明的管家 Cache。Cache 像个内务总管,记得最多被用到的数据:
-
他速度也快(虽然没秘书快);
-
他专门在后台分析 CPU 用过的资料;
-
然后准备好下一次要用的内容。
比如 CPU 正在加法:
-
第一次找数据去找 RAM,慢得要命;
-
Cache 记住它;
-
下次再要用,Cache 跑来:“陛下,这个我提前准备好了!”
于是,CPU 大喜:“有你,朕再也不用跑腿了!”
第三层:大管仓库——主存 RAM(Random Access Memory)
Cache 毕竟容量有限,CPU还需要更大的仓库,来存放程序、数据和资料。
这时,主存 RAM(随机存储器)被任命为“国家图书馆”。
-
它能存下整本程序代码;
-
但速度比 Cache 慢一些;
-
每次 CPU 要读写它,都得花好几步时间。
不过 RAM 很听话,每次开机,它就乖乖等候差遣;但它有一个大问题:
只要王国断电,它就什么都忘了!
所以 RAM 是健忘的大仓库,白天干活,晚上失忆。
第四层:皇家档案馆——ROM 只读存储器(Read Only Memory)
怕 RAM 忘事怎么办?国王下令建造ROM(Read-Only Memory)皇家档案馆:
-
它只写一次,永久保存;
-
存的内容是“皇家法典”——比如开机指令、BIOS程序;
-
即使世界末日(断电)也不会忘。
ROM 记性超好,毕竟写死了。
第五层:百姓仓库——硬盘、U盘、SSD(外存)
王国还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,他们每天写日记、存照片、记录账本。
这些东西放不进 RAM、Cache,更不进寄存器,于是他们统一保存在:
-
硬盘(HDD):老式的仓库,读写慢但便宜;
-
固态硬盘(SSD):新式仓库,速度快点儿;
-
U盘、光盘:流动存储,数据搬来搬去;
这些仓库组成了外存储器系统,每天为整个王国提供“长久的记忆”。
最后的运作流程
整个王国的日常运作,是这样的:
-
国王(CPU)决定处理一个任务;
-
他让秘书(寄存器)准备好关键数据;
-
秘书不够用,就找 Cache;
-
Cache 也找不到,就去 RAM ;
-
RAM 若没内容,再去硬盘取资料;
-
如果是最初启动,ROM 提供法典(BIOS)指导大家开始工作。
总结:记忆家族的大事记
层级 | 成员 | 位置 | 特点 | 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寄存器 | CPU 内部 | 速度最快,容量最小 | 临时变量,指令操作数 |
2 | Cache | CPU 旁 | 快速缓冲,预测性高 | 提高访问效率 |
3 | 主存(RAM) | 内存条 | 大容量,易失性 | 程序和数据的主阵地 |
4 | ROM | 主板上 | 小容量,非易失性 | 固化指令,如 BIOS |
5 | 外存(硬盘、U盘) | 主机外部 | 最慢,容量最大 | 长期存储,用户资料 |
二、存储器的主要作用
-
保存程序代码(如操作系统、应用软件)
-
保存数据(输入数据、运算结果、中间变量)
-
支持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
三、存储器的分类
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按不同维度可以进行多种分类:
1. 按存储器所在层级分类(层次结构)
现代计算机系统采用多层次存储结构,从速度快、容量小、价格高到速度慢、容量大、价格低逐级展开。
层级 | 名称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寄存器(Register) | CPU 内部 | 速度最快、容量最小、访问时间 1 个 CPU 周期 |
高速缓存(Cache) | CPU 内部/外部 | 较快,容量适中,用于存放最近或常用数据 |
主存储器(Main Memory) | RAM/ROM | 程序运行时的主要存储空间 |
辅助存储器(Secondary Storage) | 硬盘、固态硬盘 | 容量大、速度慢、价格低,永久保存 |
外存储器(External Storage) | U盘、光盘等 | 便携,通常用于数据交换或备份 |
2. 按读写方式分类
类型 | 描述 | 举例 |
---|---|---|
随机存取存储器(RAM) | 任意位置可读写,断电数据丢失 | DRAM、SRAM |
只读存储器(ROM) | 通常只能读,掉电不丢失 | ROM、EPROM、EEPROM、Flash |
🔹 RAM(Random Access Memory)
-
易失性存储器(断电数据丢失)
-
包括:
-
SRAM(静态 RAM):速度快,成本高,常用于 Cache
-
DRAM(动态 RAM):容量大,速度慢,常用于主存(如 DDR4)
-
🔹 ROM(Read Only Memory)
-
非易失性存储器(断电数据保留)
-
包括:
-
MROM:掩膜只读,出厂即写入,无法更改
-
EPROM:紫外线擦除可重写
-
EEPROM:电擦除可重写
-
Flash:快速擦除,广泛用于固态硬盘、BIOS 等
-
3. 按信息是否可变分类
分类 | 描述 | 举例 |
---|---|---|
易失性存储器 | 断电后数据丢失 | RAM |
非易失性存储器 | 断电后数据保留 | ROM、Flash、硬盘 |
4. 按存取方式分类
类型 | 描述 |
---|---|
随机存取(Random Access) | 任意地址可直接访问,访问时间恒定 |
顺序存取(Sequential Access) | 必须按顺序读取,速度慢,如磁带 |
直接存取(Direct Access) | 先定位再读取,如硬盘 |
四、主流存储器技术比较
特性 | SRAM(Static RAM) | DRAM(Dynamic RAM) | Flash | HDD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速度 | 极快 | 较快 | 中等 | 较慢 |
是否掉电保存 | 否 | 否 | 是 | 是 |
成本 | 高 | 中等 | 低 | 很低 |
用途 | Cache | 主存 | BIOS、SSD | 辅存 |
五、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工作流程简述
-
程序从硬盘载入主存(RAM)
-
CPU 执行程序时,将部分数据装入 Cache
-
如果数据不在 Cache,就去主存查找
-
执行完毕的结果可以写回主存或保存到硬盘
这种“热数据上层、冷数据下层”的设计,就是存储器层次结构的核心。
六、常见误区澄清
误区 | 正确解释 |
---|---|
ROM 不能写 | 多数 ROM(如 EEPROM、Flash)可多次写入 |
RAM 就是主存 | 实际上主存是 DRAM 的一种实现 |
主存不影响速度 | 主存速度与 CPU 配合程度对性能影响极大 |
Cache 无需配置 | Cache 的大小和策略影响程序效率明显 |
存储器性能指标
在看存储器性能指标之前我们可以学习一些预备知识,加快我们理解一些指标的意义和来源
最重要的是:存储容量
存储容量:存储器能够存放的二进制位数的综合
存储容量 = 存储字长 * 字长
其中:存储字长表示存储器地址空间的大小,即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目
字长即存储字长,表示一次存储操作的二进制数据位数